第一章测试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
B、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
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D、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
2、下列不属于发酵工程应用的是
A、生产抗生素、维生素、药用氨基酸等
B、生产啤酒、果酒和食醋等
C、用于化学检测和水质监测
D、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添加剂
3、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_________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4、发酵工程:利用_________产生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来生产商业产品。
5、某些天然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在去侧链后,可用化学合成法接上新的侧链而改变原有抗菌谱或其它特性。
第二章测试1、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育菌种费时且盲目性大
B、代谢控制育种方法有转化、转导及杂交
C、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2、工业菌种育种的方法
A、诱变
B、构建基因组
C、基因重组
D、基因转移
3、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4、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空冷冻保藏法等。
6、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7、简述菌种保存的基本原理及菌种保存的方法
第三章测试1、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酶的调节
D、基因调节
2、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C、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
D、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
3、下列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毒素、激素
B、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
C、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
D、氨基酸、多糖、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4、单细胞生物代谢调节的机制是
A、神经水平的调节
B、激素水平的调节
C、细胞水平的调节
D、酶水平的调节
5、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初级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
6、去除代谢终产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的_________来实现。
第四章测试1、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
A、加酸
B、加碱
C、加缓冲液
D、加无机盐
2、固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琼脂的目的是
A、使培养基凝固
B、为菌体提供碳源
C、为菌体提供氮源
D、使培养基保持水分
3、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是:①牛肉膏 ②蛋白胨 ③氨基酸 ④维生素 ⑤碱基 ⑥生物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4、高温对培养基成分的有害影响,表现在
A、形成沉淀
B、破坏营养
C、改变培养基的pH值
D、降低培养基浓度
5、糖类、油脂、有机酸、正烷烃都可作为碳源的来源。
6、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只要分为_________培养基、_________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第五章测试1、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3.8-6.0
B、3.0-4.0
C、8.0-9.0
D、7.0-7.5
2、什么是染菌,染菌的危害?
3、有一个好的菌种以后要有一个配合菌种生长的最佳条件,使菌种的潜能发挥出来。目标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速率和最大的生产率。
4、发酵过程受到多因素又相互交叉的影响如菌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因此发酵过程的控制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5、一般认为,_________较大的通风和搅拌而产生过大的剪切力,对菌体的生长有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六章测试1、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2、发酵过程自控是根据对过程变量的有效测量及对变化规律的认识,借助于由自动化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组成的控制器,操控其中的一些关键变量,使过程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3、代谢参数按性质分可分三类:
A、物理参数
B、化学参数
C、生物参数
D、数学参数
4、发酵液中溶氧压很低时,超出溶氧探头的极限,氧化还原电位不能弥补这一点。
5、生物传感器将生物学敏感材料固定化的传感器,将生物信号转化为_________。
第七章测试1、发酵液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
A、水分
B、蛋白质
C、发酵产物
D、菌体
2、发酵有不同的类型,谷氨酸发酵属于
A、液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B、液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C、固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D、固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3、典型的发酵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A、繁殖菌种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基、发酵罐以及辅助设备的消毒灭菌
B、控制发酵罐中的菌株在最适条件下生长并形成代谢产物
C、产物的提取和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
D、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废水
4、目前发酵过程已经实现在线测量和控制的参数是
A、温度及pH
B、溶解氧浓度
C、消泡
D、流量
5、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分批发酵中微生物处于限制性的条件下生长,其生长周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发酵产物分离与纯化的原则和要求
8、发酵过程中引起pH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测试1、通入无菌空气的作用:加速降温;保持罐内正压
2、利用静电引力吸附带电粒子而达到除菌除尘目的。
3、介质过滤除菌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的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等颗粒阻截在介质层中,而达到除菌的目的。
4、重力沉降是一个稳定的分离作用,当微粒所受的重力大于气流对它的拖带力时,微粒就容易沉降。
5、当气流速度较大时,除菌效率随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时惯性冲击起主要作用
第九章测试1、利用高能电磁波、紫外线或放射性物质产生的高能粒子可以起到灭菌的作用。
2、相对热阻:几种微生物对热的相对抵抗能力。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的比值。
3、细胞含水越多,蛋白质变性的温度越低
4、影响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因素有
A、温度、时间
B、pH值
C、培养基成分和颗粒物质
D、泡沫
5、通入无菌空气的作用:加速降温;保持罐内正压
第十章测试1、生物炼制----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经过生物、化学、物理法等多种加工转化途径生产各种化学品、燃料和生物基材料的新型工业模式。
2、生物炼制的本质:将所使用的多种原材料,根据其不同组分转化为糖、蛋白质以及脂肪等,再采用发酵等生物方法转化为各种化学品。
3、生物炼制的过程:生物质预处理过程、酶解过程、微生物发酵过程以及产品回收分离等。
4、绿色生物质包括:绿色农作物和其他绿色草本植物。
5、生物炼制的特点(与石油炼制比较)
第十一章测试1、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将愈伤组织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将组织振荡分散成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继代培养使细胞增殖来获得大量细胞群体的方法。
2、愈伤组织(callus)由外植体组织增生的细胞产生的团状不定型的疏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群体;本意是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可帮助伤口愈合的组织
3、悬浮培养的细胞一般来源于愈伤组织,选择较松散的为宜
4、光照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产物合成没有影响
5、传代培养:将原代培养的细胞分离、稀释并接种到新培养基上继续扩大培养的阶段
第十二章测试1、培养基选择的一般原则有 、 、 、 、 。
2、工业上常用的方法有干热灭菌、 、化学药剂灭菌、射线灭菌和介质过滤除菌等几种。
3、散播过程控制其污染主要包括: 、
4、培养基与发酵设备的灭菌包括 、
5、供氧控制是好氧发酵能否成功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