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道生理学(齐齐哈尔医学院)-智慧树-知到-题库零氪试题及答案

日期:2023-03-26 10:31:39

第一章测试

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A、作用广泛
    B、反射效应相对迟缓
    C、调节幅度大
    D、反应迅速、精确、短暂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3、关于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在各部分的体液量大体相等
    B、各部分体液彼此隔开又相互沟通
    C、各部分体液的成分几乎没有差别
    D、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是细胞内液

4、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5、人体功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的调控系统是( )。
    A、非自主控制系统
    B、负反馈控制系统
    C、正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6、食物进入口腔之前就能引起唾液的分泌的调节是( )。
    A、非自动控制
    B、负反馈控制
    C、正反馈控制
    D、前馈控制

7、胰岛素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8、破坏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下列( )将不能进行?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旁分泌调节

9、在一定范围内,心肌纤维的初长度越长,其收缩强度越大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10、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局部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1、下列哪些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
    A、排便反射
    B、牵张反射
    C、血液凝固
    D、胃蛋白原激活过程

12、属于内环境的是
    A、血浆
    B、脑脊液
    C、淋巴
    D、房水

第二章测试

1、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
    A、逆浓度差转运
    B、需要细胞代谢供能
    C、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帮助”
    D、直接穿透脂质双分子层顺浓度差转运

2、静息状态,当达到平衡电位时( )。
    A、细胞膜两侧浓度梯度为零
    B、细胞膜两侧的净扩散为零
    C、细胞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细胞膜外浓度大于膜内

3、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
    A、
    B、
    C、
    D、

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
    A、平衡电位
    B、平衡电位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平衡电位之和

5、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活动受抑制时,可导致的变化是( )。
    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C、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减小
    D、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增大

6、阈强度指的是( )。
    A、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B、保持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C、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
    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7、在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的相对不应期时( )。
    A、通道都处于激活状态
    B、通道都恢复至静息状态
    C、部分通道已复活
    D、较强的阈上刺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8、微终板电位产生的原因是( )。
    A、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一个递质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活动
    B、肌接头后膜上单个受体离子通道开放
    C、单囊泡递质自发释放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D、神经末梢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终板膜多个离子通道开放

9、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 )。
    A、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C、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D、的贮存库

10、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A、不发生叠加
    B、幅值变小
    C、幅值变大
    D、发生叠加

11、属于骨骼肌的兴奋 -收缩偶联过程的有
    A、电兴奋通过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B、三联管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池 Ca2+释放
    C、肌浆中的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可触发肌丝滑行
    D、钙泵活动将 Ca2+泵到细胞外,降低肌浆中 Ca2+浓度

12、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取决于:
    A、膜两侧该离子的浓度梯度
    B、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
    C、该离子的化学性质
    D、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

第三章测试

1、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
    A、变形性增大
    B、渗透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增大
    D、血沉降率降低

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部位主要是( )。
    A、肝
    B、肾
    C、脾
    D、骨髓

3、关于几种白细胞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中性粒细胞的核呈圆形
    B、单核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就已经是成熟的细胞
    C、成熟嗜碱性粒细胞存在于组织中
    D、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

4、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形成( )。
    A、牢固止血栓
    B、松软止血栓
    C、不形成止血栓
    D、先牢固止血栓后松软止血栓

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由于血小板( )。
    A、更易黏附血管内膜
    B、加速血凝块溶解
    C、促进血凝块回缩
    D、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6、从未接受过输血的Rh阴性妇女,在接受Rh阳性血液后,可能发生( )。
    A、没有任何影响
    B、由于血型不合,出现红细胞凝集,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C、以后妊娠时,胎儿可能有溶血的危险
    D、该妇女体内将产生抗Rh抗体,今后再接受输血时容易找到血源

7、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 )。
    A、组织受伤释放因子Ⅲ
    B、凝血酶的形成
    C、第Ⅻ因子被激活
    D、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

8、若将红细胞置于0.35%的NaCl溶液中,将会出现如下哪种现象( )。
    A、红细胞叠连
    B、红细胞膨胀破裂
    C、红细胞皱缩
    D、红细胞凝集

9、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型为(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10、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的主要原因是( )。
    A、避免输血前检验血型
    B、避免肝炎传播
    C、检验一下血型
    D、避免ABO血型系统中的不规则凝集素并检出其他血型系统的不合

11、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
    A、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使局部血管收缩的物质
    B、在损伤处血小板黏聚
    C、形成止牢固的血栓
    D、促进血液凝血

12、Rh阴性的人可能会出现溶血现象的情况是
    A、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
    B、第二次接受Rh阳性血液
    C、第一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D、第二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第四章测试

1、心动周期中,占时间最长的是( )。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射血期
    D、充盈期

2、心室内的血液充盈主要是在快速充盈期内完成的,由心房收缩挤入心室的血液量仅占心室总充盈量的( )。
    A、10%
    B、15%
    C、20%
    D、25%

3、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 )
    A、回心血量
    B、每分输出量
    C、等张舒张期容积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4、患者的动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增多表示( )。
    A、左心功能不全
    B、全心功能不全
    C、静脉回流障碍
    D、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5、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平均动脉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C、主动脉血压和左心室内压的变动幅度是相同的
    D、男女性的动脉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6、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动脉血压升高时
    C、由立位转为平卧时
    D、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

7、健康人静脉收缩引起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周阻力增大
    B、心肌收缩性增高
    C、后负荷增加
    D、前负荷增加

8、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加强时( )。
    A、醛固酮释放减少
    B、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C、肾脏排钠量减少
    D、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减低

9、静脉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效应是( )。
    A、去甲肾上腺素可使骨骼肌微动脉收缩
    B、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升血压效应完全相同
    C、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变化相同
    D、大剂量肾上腺素可使骨骼肌微动脉舒张

10、血管紧张素Ⅱ不具有下述哪一种作用?( )
    A、使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增加
    B、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加
    C、使肾脏近球细胞释放肾素增加
    D、使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增强

11、心肌细胞膜快钠通道的特点:
    A、激活快
    B、失活快
    C、电压依从性
    D、可被河豚毒阻断

12、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特点有
    A、0期去极速度慢
    B、复极1、2期不明显
    C、超射不明显
    D、4期自动去极速度快

第五章测试

1、肺泡内向肺毛细血管扩散,肺毛细血管内向肺泡扩散的决定因素是( )。
    A、气体的分子量
    B、气体的溶解度
    C、气体的分压差
    D、气体的扩散系数

2、下列情况中,能够使肺通气/血流比例增高最明显的是 ( )。
    A、肺纤维化形成
    B、肺水肿
    C、支气管哮喘发作
    D、肺栓塞

3、假设肺通气量为 7000ml/min,呼吸频率为 20 次/分,无效腔容量为 100ml,每分心输出量为 5000ml时,其通气/血流比值为( )。
    A、0.7
    B、0.8
    C、0.9
    D、1.0

4、下列关于影响血氧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毒时血分压下降
    B、妨碍 的结合
    C、妨碍 的解离
    D、中毒时血 含量下降

5、人在高原地区,当吸入气的氧分压大于 60mmHg 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 )。
    A、60%~69%
    B、70%~79%
    C、80%~89%
    D、90%~99%

6、在给肺心病患者应用氧疗时,宜予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是( )。
    A、15%~20%
    B、23%~30%
    C、80%~85%
    D、95%~100%

7、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不需酶的催化
    B、主要以 形式运输
    C、结合反应快并需酶催化
    D、都有物理溶解形式

8、关于结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的4个亚基间有协同作用
    B、1个分子最多结合4分子
    C、的结合和解离曲线呈S形
    D、100ml血中的实际结合的量称为氧容量

9、下列关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其流入流出血液中的差接近零,通常处于动脉血环境中
    B、降低、浓度升高对其刺激有协同作用
    C、感受器细胞上存在对敏感的不同受体
    D、血供非常丰富,单位时间内血流量为全身之冠

10、实验切断家兔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的改变是( )。
    A、呼吸幅度减小,频率减慢
    B、呼吸幅度增大,频率加快
    C、呼吸幅度减小,频率加快
    D、呼吸幅度增大,频率减慢

11、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的时相有:
    A、呼气初
    B、吸气初
    C、呼气末
    D、吸气末

12、胸膜腔内的压力不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形成的: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肺内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肺回缩力

第六章测试

1、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壁细胞分泌盐酸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粘液

2、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为( )。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参与胃粘膜屏障作用
    C、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D、促进胃泌素的释放

3、下列哪一项不是胰液的成分( )。
    A、肠激酶
    B、胰淀粉酶
    C、胰蛋白酶原
    D、胰脂肪酶

4、对胰脂肪酶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酶
    B、分解脂肪为甘油、甘油一酯和脂肪酸
    C、缺乏可导致脂肪泻
    D、在肠激酶协同下才发挥作用

5、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 )。
    A、肠激酶
    B、胰蛋白酶
    C、盐酸
    D、组胺

6、使胰脂肪酶活性大为增加的物质是( )。
    A、进入小肠的胃酸
    B、碳酸氢盐
    C、胃肠道激素
    D、胆盐

7、关于胰腺分泌 HCO3- 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由胰腺内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
    B、缩胆囊素可引起大量分泌
    C、可防止盐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
    D、可为胰酶提供适宜的作用环境

8、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胆盐、胆固醇、卵磷脂都可乳化脂肪
    B、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C、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9、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
    A、胆色素
    B、胆固醇
    C、卵磷脂
    D、胆盐

10、胆盐可协助下列哪一种酶消化食物( )。
    A、胰蛋白酶
    B、糜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胰淀粉酶

11、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有:
    A、盐酸
    B、胃泌素
    C、组织胺
    D、乙酰胆碱

12、在消化道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酶有:
    A、胃蛋白酶
    B、羧基肽酶
    C、胰蛋白酶
    D、肠激酶

第七章测试

1、人体发热初期,出现畏寒、寒战的原因是( )。
    A、产热过程增强
    B、散热过程受阻
    C、体温调定点上移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2、下列哪种情况不能使机体能量代谢显著提高( )。
    A、天气寒冷
    B、天气炎热
    C、焦虑烦恼
    D、病理性饥饿

3、不能促使机体产热活动明显增强的体液因子有( )。
    A、肾上腺素
    B、生长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激素

4、下列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温的昼夜变化可超过 1℃
    B、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高于男性 0.3℃
    C、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以排卵日为最高
    D、通常成年人体温高于儿童

5、环境温度等于皮肤温度时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
    A、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6、安静状态下机体产热的主要组织是( )。
    A、脑组织
    B、肝组织
    C、肌肉组织
    D、脂肪组织

7、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
    A、红细胞增多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糖尿病
    D、呆小症

8、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会发生下列哪些变化( )。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C、皮肤血流量增加
    D、代谢率降低

9、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
    A、糖皮质激素
    B、肾上腺素
    C、雌激素
    D、甲状腺激素

10、基础代谢率相对值的正常范围是( )。
    A、30%~40%
    B、40%~50%
    C、±10%~±15%
    D、±20%~±30%

1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A、肌肉活动
    B、精神活动
    C、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D、环境温度

12、以下关于体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肛温:36.9~37.9℃
    B、口温:36.7~37.7℃
    C、腋温:36.0~37.4℃
    D、其他三项都正确

第八章测试

1、有效滤过压等于( )。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2、下述情况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3、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
    A、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大
    C、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
    D、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4、葡萄糖几乎全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5、近端小管对小管液的重吸收为( )。
    A、低渗重吸收
    B、等渗重吸收
    C、高渗重吸收
    D、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6、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
    A、饮水过多
    B、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C、肾小管重吸收氯化钠量减少
    D、小管液溶质浓度过高

7、形成肾内髓部高渗梯度的主要物质是( )。
    A、NaCl
    B、尿素
    C、NaCl和尿素
    D、KCl

8、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ADH分泌增加
    B、交感神经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血容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减少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肾小球滤过减少

9、促进血管升压素合成和分泌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动脉血压降低
    B、循环血量减少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情绪紧张

10、在近球小管中滤出的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 )。
    A、
    B、
    C、
    D、

11、尿生成的基本过程是:
    A、肾小球的滤过
    B、尿的稀释
    C、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D、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12、肾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
    A、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
    B、肾素分泌增加
    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增加近端小管和髓襻重吸收Na+、Cl-和水

第九章测试

1、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放松,可引起()
    A、角膜曲度增加
    B、角膜曲度减小
    C、晶状体曲度增加
    D、晶状体曲度减小

2、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可被调节的结构是()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3、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
    A、角膜曲率变小
    B、角膜透明度减小
    C、晶状体厚度增加
    D、晶状体弹性减弱

4、以下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在视网膜
    B、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
    C、中枢在中脑
    D、效应器主要是睫状肌

5、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
    A、黄斑中央凹
    B、视神经乳头
    C、视网膜周边
    D、视网膜颞侧

6、与强光下视物有关的感光细胞主要是()
    A、视杆细胞
    B、视锥细胞
    C、无长突细胞
    D、水平细胞

7、产生夜盲症的原因是()
    A、视蛋白合成障碍
    B、视黄醛合成过多
    C、视紫红质缺乏
    D、维生素A供应不足

8、暗适应的产生机制主要与视网膜哪种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水平细胞

9、视黄醛被消耗后需要哪种维生素来补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0、安静状态下,眼的折光系统正好把6米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来自近于6米的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上。但正常眼在看近物时也很清楚。这是由于眼在看近物时发生了()
    A、适应
    B、调节反射
    C、瞳孔缩小
    D、晶状体弹性变化

11、瞳孔对光反射,正确的叙述是:
    A、受强光照射的眼将出现瞳孔缩小
    B、对光反射具有互感性
    C、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D、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

12、视近物时,瞳孔缩小的意义是:
    A、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B、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C、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
    D、使人眼的光线提前聚焦

第十章测试

1、下列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双向传播
    B、不衰减传播
    C、兴奋节律不变
    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2、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 )。
    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递质的种类
    C、进入突触前膜的的数量
    D、递质小泡的大小

3、产生突触前抑制的机制是( )。
    A、突触前膜通道磷酸化而关闭
    B、进入突触前末梢内的减少
    C、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中介

4、关于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仅指丘脑感觉接替核及其向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
    B、感觉接替核在所有感觉传导通路中都是第三级神经元
    C、与大脑皮层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D、主要与大脑皮层第二层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5、在下列组织中,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于:
    A、肾上腺髄质
    B、肾小球毛细血管
    C、自主神经节
    D、所有汗腺

6、γ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 )。
    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
    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
    C、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D、引起腿器官兴奋

7、下列是舞蹈病症状的是( )。
    A、肌张力增加、上肢与头部舞蹈样动作
    B、肌张力降低、上肢与头部舞蹈样动作
    C、肌张力增加、手搓丸样动作
    D、肌张力降低、手搓丸样动作

8、下列关于属于胆碱能纤维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大部分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D、支配内脏的所有传出神经

9、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
    A、会聚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链锁式联系

10、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
    A、周围性抑性
    B、传入侧支性抑制
    C、回返抑制
    D、交互抑制

11、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传递只能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神经元
    B、突触传递兴奋时需要的时间与冲动传导相近
    C、在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上的冲动频率通常与传出神经发出的冲动频率一致
    D、突触传递过程中,极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

12、应用阿托品后可引起:
    A、心跳加快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汗腺分泌增加
    D、胃液分泌减少

第十一章测试

1、下列关于生长激素主要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长骨生长
    B、增大内脏器官
    C、促进脑的发育
    D、促进肌肉的生长

2、实现下丘脑与神经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依靠( )。
    A、垂体门脉系统
    B、下丘脑促垂体区
    C、下丘脑一垂体束
    D、正中隆起

3、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 )。
    A、四碘甲腺原氨酸
    B、一碘酪氨酸
    C、二碘酪氨酸
    D、三碘甲腺原氨酸

4、可使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
    A、糖皮质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甲状旁腺激素

5、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相对稳定主要依靠( )。
    A、下丘脑的调节性多肽
    B、腺垂体的促激素
    C、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

6、胰岛素缺乏时可导致( )。
    A、细胞内葡萄糖增加
    B、肝糖原合成减少
    C、血糖浓度下降
    D、促进蛋白质合成

7、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其原因是( )。
    A、小肠吸收葡萄糖非常完全
    B、小肠分泌抑胃肽刺激胰岛素分泌
    C、流经胰岛的血流量很少
    D、血流经胰岛时葡萄糖浓度已很低

8、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称为( )。
    A、协同作用
    B、致敏作用
    C、增强作用
    D、允许作用

9、关于ACTH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有日周期节律
    B、受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
    C、受醛固酮的反馈调节
    D、受下丘脑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10、机体处于“应急”反应时,血中主要升高的激素是( )。
    A、儿茶酚氨
    B、ACTH
    C、糖皮质激素
    D、醛固酮

11、内分泌系统包括:
    A、内分泌腺
    B、汗腺细胞
    C、某些神经细胞
    D、散在的内分泌细胞

12、腺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有:
    A、生长激素
    B、生长抑素
    C、促激素
    D、催乳素

第十二章测试

1、出现月经是由于血液中什么激素的浓度急剧下降所致( )。
    A、生长素
    B、雌激素
    C、孕激素
    D、雌激素和孕激素

2、血液中哪种激素出现高峰可作为排卵标志( )。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卵泡刺激素

3、排卵前,血中LH出现高峰的原因是( )。
    A、血中孕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
    B、血中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
    C、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的作用
    D、FSH的促进作用

4、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 )。
    A、孕酮
    B、黄体生成素
    C、卵泡刺激素
    D、雌激素和孕酮

5、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5℃左右,并在黄体期维持在此水平。基础体温的升高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
    A、雌激素
    B、孕激素
    C、卵泡刺激素
    D、黄体生成素

6、引起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的激素是( )。
    A、雌激素
    B、雌激素和孕激素
    C、孕激素
    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7、育龄期女子基础体温的双相变化与下列哪种激素有关( )。
    A、雌激素
    B、孕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LH

8、月经周期正常,其月经黄体能维持( )。
    A、3~5天
    B、5~7天
    C、7~9天
    D、12~15天

9、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的相同点是( )。
    A、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角化
    B、促进乳腺导管增生和延长
    C、使子宫输卵管平滑肌活动减弱
    D、使子宫内膜增生变厚

10、成熟卵泡能分泌大量的( )。
    A、卵泡刺激素
    B、黄体生成素
    C、催乳素
    D、雌激素

11、下列属于雌激素的作用:
    A、促进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增生
    B、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
    C、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加速骨的生长
    D、升高体温

12、卵泡的生长发育经历以下哪几期:
    A、原始卵泡期
    B、初级卵泡
    C、次级卵泡
    D、成熟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