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文学是照进单调贫乏的现实生活的一束阳光,文学名著是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也是文化的精华。通过它们,你可以经历不曾体验的生活;可以任意驰骋于浩瀚的宇宙;可以轻易获得最智慧的人累积千万年的人生经验。
第一章测试1、歌德和席勒是文学家友谊的范例,歌德比席勒大( )
A、五岁
B、十岁
C、十五岁
D、七岁
2、《少年维特的烦恼》最大的特点是( )
A、浓郁的诗情
B、清晰的语言
C、典型人物刻画
D、美好的景物描写
3、在22岁时,席勒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个剧本( )
A、《威廉·退尔》
B、《强盗》
C、《阴谋与爱情》
D、《王子复仇记》
4、歌德的长篇小说《维廉麦斯特》分为( )
A、《少年时代》
B、《学习时代》
C、《写作时代》
D、《漫游时代》
E、《战争时代》
5、1775年歌德到了魏玛后升任首相。实现自已改良社会的理想,他做的工作有:
A、改善行政管理
B、整军备战准备统一德意志
C、协调皇室领地的分封
D、减免农民的赋税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E、改善工人阶级的工作条件,想把魏玛治理成一个模范的国家
6、长篇小说《维廉麦斯特》中有一个插入故事:迷娘与竖琴老人的故事。
7、“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70年代德国一批青年作家发动的文学革命,因克林格剧本《狂飙突进》得名。
8、1773年歌德写的剧本《快手骑士葛兹 · 封•贝利欣根》这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9、《维特》是一个幸福的爱情故事。
10、《浮士德》取材于古罗马的民间传说。
第二章测试1、拜伦有身体残障,他是一个( )
A、聋子
B、跛子
C、瞎子
D、傻子
2、雪莱最脍炙人口抒情诗篇有( )
A、《麦布女王》
B、《西风颂》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给苏格兰人民的歌》
3、1819年,司各特将自己的创作转向了英格兰和欧洲历史创作了名为( )的小说,是司各特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A、《清教徒》
B、《红酋罗伯》
C、《艾凡赫》
D、《修墓老人》
4、( )和( )从拥护法国大革命变成反对法国大革命,于是前者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寻找慰藉,后者神游异域和古代,以梦境为归宿。两人的诗歌合集题名为《抒情歌谣集》。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布莱克
E、济慈
5、《忽必烈汗》,不是直接讲忽必烈这位蒙古大汗的人生事迹与显赫功绩,而是从头至尾展示与描写了( )
A、威严的宫殿
B、险恶的冰窟
C、悲悯哀怨的宫女
D、抚琴咏唱的阿比西尼亚少女、身披戎装的蒙古骑士
6、拜伦创作了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东方叙事诗》,其中有( )
A、(1812)
B、《异数徒》(1813)
C、《莱拉》(1814)
D、《科林斯的围攻)(1816)
E、《普罗米修斯》(1816)
F、《唐璜》(1817)
7、华兹华斯的《序曲》首创用韵文来写自传式的"一个诗人的心灵的成长",无论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开了一代新风。
8、柯勒律治的名著《古舟子咏》是一首以十四行诗体写成的叙事长诗。
9、拜伦的人生誓言:“我誓必正直、明慧、自由,只要我具有此种力量。我誓不与自私者、权势者为伍共谋祸人之事,而且我必加抨击。我誓必将我整个生命贡献于美的崇拜。”
10、雪莱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个内涵深刻的命题, 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
第三章测试1、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故事发生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共和国诞生不满一岁、革命与封建复辟势力生死搏斗的( )
A、1789年
B、1793年
C、1893年
D、1800年
2、大仲马《三个火枪手》中的火枪手团体中的火枪手是( )
A、三个人
B、四个人
C、五个人
D、六个人
3、小仲马是大仲马的( )
A、嫡长子
B、侄子
C、私生子
D、外甥
4、雨果幼年曾随其父的军旅到过( ),这为他成年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打下了基础。
A、意大利
B、英格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5、雨果在流放中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 )
A、《巴黎圣母院》
B、《悲惨世界》
C、《克伦威尔》
D、《海上劳工》
E、《笑面人》
6、大仲马创作的叙述达塔尼昂一生的三部曲有( )
A、《三个火枪手》
B、《蒙梭罗夫人》
C、《二十年后》
D、《四十五卫士》
E、《布拉热洛纳子爵》
F、《玛尔戈皇后》
7、雨果的悲剧《欧那尼》在巴黎剧场正式演出。围绕着法国浪漫派获得了胜利。
8、《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书前的序言,同时也是这部作品存在的理由作结:“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
9、大仲马将小说《基督山伯爵》的背景安排在波旁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时期,通过主人公的冤狱和复仇的故事,不仅暴露了复辟时期社会的黑暗,而且将矛头指向七月王朝的上层统治集团。邓蒂斯的三个仇人,分别成为金融、司法、政界的头面人物,他们的罪恶发迹史和种种恶德丑行正是七月王朝金融贵族统治集团的真实写照。
10、十九世纪欧洲著名作家中有两位有三代之内的黑人血统,它们是大仲马与普希金。
第四章测试1、1827年普希金创作了著名诗篇( ),并托伏尔康斯卡娅带给流放中的十二月党人。诗中表达了普希金对十二月党人的革命事业和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
A、《自由颂》
B、《乡村》
C、《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D、《致凯恩》
2、莱蒙托夫因创作了哀悼被杀害的诗人( )的《诗人之死》一诗,被沙皇流放高加索。
A、普希金
B、茹科夫斯基
C、涅克拉索夫
D、叶赛宁
3、屠格涅夫小说《罗亭》中罗亭的形象是以俄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为原型而塑造的。
A、普列汉诺夫
B、巴枯宁
C、列宁
D、捷尔任斯基
4、普希金在被流放到米哈伊洛夫村时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爱情诗( )
A、《皇村回忆》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C、《致凯恩》
D、《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E、《致恰达耶夫》
5、屠格涅夫中篇小说创作中被称为“恋爱经典”的有( )
A、《猎人笔记》
B、《初恋》
C、《阿霞》
D、《木木》
E、《春潮》
6、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俄国19世纪40-70年代,从农奴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的某种重要方面,描写了( )等几代历史人物的命运和作用。
A、贵族知识分子
B、平民知识分子
C、农民
D、民粹派
E、军官阶级
7、普希金早就参加了十二月党人推翻沙皇的革命行动,是十二月党人中的重要成员。
8、普希金创作的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驿站长》是俄国文学中第一篇描写遭受欺凌的“小人物”命运的作品。
9、人道主义精神的种子从少年时期就在屠格涅夫的心灵中扎下根,残酷的农奴制成了他不共戴天的敌人。后来,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决定要斗争到底,我发誓永远不同它妥协。”
10、《前夜》发表后,受到进步人士和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革命民主主义评论家别林斯基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评论文章《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1860),对这部作品给以高度评价。
第五章测试1、司汤达(1783-1847),原名( )
A、亨利·贝尔
B、维克多·哈桑
C、罗曼·罗兰
D、哥拉·布勒尼翁
E、约翰克利斯朵夫
2、巴尔扎克在而立之年写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
A、《欧也妮·葛朗台》
B、《高老头》
C、《朱安党人》
D、《幻灭》
E、《交际花荣枯记》
3、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 )
A、“巴黎风俗”
B、“乡村风俗”
C、“外省风俗”
D、“郊外风俗”
4、福楼拜创作的历史小说是( )
A、《情感教育》
B、《萨朗波》
C、《圣·安东的诱惑》
D、《三故事》
5、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成三个部分:
A、《风俗研究》
B、《文化研究》
C、《哲理研究》
D、《分析研究》
E、《历史研究》
6、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中的《风俗研究》是它的主干,这部分分为六个生活场景:
A、《私人生活场景》
B、《外省生活场景》
C、《里昂生活场景》
D、《巴黎生活场景》
E、《政治生活场景》
F、《军事生活场景》
G、《城市生活场景》
H、《乡村生活场景》
7、司汤达《红与黑》中的“红”指的是红色军装,象征拿破仑的英雄时代;“黑”指的是教士的黑色道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时期。
8、《人间喜剧》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和金钱的罪恶。
9、《人间喜剧》共145部,在巴尔扎克生前已全部成书。
10、福楼拜非常勤奋,起得很早,天天坚持看日出。
第六章测试1、( )是集中揭露英国司法制度的小说,狄更斯用富于象征性的笔触,把英国司法界描绘成一片铺天盖地的黑雾,把冗长、拖沓的诉讼程序比作一团烂污的泥海。
A、《荒凉山庄》
B、《咆哮山庄》
C、《艰难时世》
D、《远大前程》
2、狄更斯自己最偏爱的小说,是一部“成长小说”,也夹杂着作者自己童年、少年、青年艰辛生活和奋斗历程忧伤、惆怅而又甜蜜的回忆他的名字是( )
A、《老古玩店》
B、《小杜丽》
C、《大卫·科坡菲尔》
D、《圣诞故事集》
3、( )的主要成就,是通过奥列佛由孤儿到窃贼的经历,抨击了刚刚通过的英国新济贫法的虚伪,暴露了维多利亚“盛世”下骇人听社会罪恶。
A、《巴纳比 · 拉奇》
B、《奥列佛•退斯特》
C、《我们共同的朋友》
D、《艾德温•德鲁德之谜》
4、勃朗特三姊妹是:
A、夏洛蒂·勃朗特
B、奥斯汀·勃朗特
C、艾米莉·勃朗特
D、艾略特·勃朗特
E、安妮·勃朗特
F、勃兰威尔·勃朗特
5、哥特小说的共同特点是:神秘、恐怖。它们记述的往往是阴谋、复仇、暗杀的故事,场景往往有古堡、地牢、坟场之类的地方,甚至有幽灵出没。格调未必高,但总能引人入胜。勃朗特姐妹的( )、狄更斯的( )等都有哥特式的情节。
A、《简爱》
B、《爱玛》
C、《奥列佛 · 退斯特》
D、《匹克威克外传》
E、《双城记》
6、哈代“性格与命运”小说中最重要的4部是( )
A、《还乡》
B、《绿林荫下》
C、《卡斯特桥市长》
D、《远离尘嚣》
E、《德伯家的苔丝》
F、《无名的裘德》
7、《呼啸山庄》对于象征、潜意识的描写,多视角、“复调”的叙事手法,使得这部19世纪的小说在写法上较为先锋,有20世纪的气息。
8、狄更斯把傲慢和鄙陋留给贵族和富人,把自尊和善良留给穷人,,狄更斯的心灵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正是在许多普通、正直的“小人物”的关怀和帮助下,大卫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才战胜了各种邪恶势力,挫败了各种阴谋,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物,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尝到了事业成功的喜悦。
9、狄更斯小说《艰难时世》开头:“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是小说开头的经典。
10、《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失贞和犯罪是社会造成的,她理应成长、获得幸福,而一个人的好坏、善恶首先应当看其动机,而不应只注意行为的结果。
第七章测试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中的主角梅什金公爵和他本人一样,都患有癫痫病。
A、《穷人》
B、《白痴》
C、《死屋手记》
D、《白夜》
2、184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加入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被沙皇判处流放,他在西伯利亚待了( )才返回彼得堡。
A、四年
B、五年
C、六年
D、十年
3、列夫·托尔斯泰家庄园的名字是:
A、米哈依洛夫村
B、波尔金诺
C、雅斯钠亚 · 波良纳
D、皇村
4、下列妥是妥耶夫斯基小说不是以犯罪与谋杀作题材的有( )。
A、《白夜》
B、《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C、《罪与罚》
D、《赌徒》
E、《白痴》
F、《群魔》
G、《少年》
H、《卡拉马佐夫兄弟》
5、《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老卡拉马佐夫的儿子有( )
A、德米特里
B、安德烈
C、伊凡
D、阿辽沙
E、尼古拉
F、斯麦尔佳科夫
6、列夫 · 托尔斯泰的处女作是中篇小说《自传三部曲》( )
A、《幼年》
B、《童年》
C、《少年》
D、《青年》
E、《中年》
F、《老年》
7、对人性双重性的挖掘遂成为托尔斯泰文学事业的目标,他在日记中写过:“人是个秘密。一定要猜透它。哪怕花上一辈子也不算多。我要研究这个秘密,因为我要做个人。”
8、1862年,托尔斯泰已经是34岁的人了。这一年他向熟识的御医安德烈叶夫 · 斯塔夫耶维奇•贝文斯家人的二女儿冈察洛娃求婚。
9、托尔斯泰在写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突破了原来设想的家庭小说的局限,而写出了一部社会问题小说。
10、《复活》通过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这两个形象以及他们精神上的复活,托尔斯泰宣扬的是:统治阶级是有罪的,他们应该像聂赫留朵夫那样去忏悔、赎罪,进行道德自我完善,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被压迫者则应当像玛丝洛娃那样宽恕统治阶级的罪过,不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勿以暴力抗恶。总之,对立双方都要以仁慈为本,彼此相爱,这样,一个没有暴力、没有压迫、自由平等的“人间天国”就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