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测试1、现代测绘科学、定位技术、遥感和地理信息学等学科与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通信科学等相结合的多学科集成,出现了新的学科,即( )
A、工程测量学
B、广义工程测量学
C、Geomatics(地球空间信息学)
D、地理信息学
2、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3、在施工放样中,若设计允许的总误差为M,允许测量工作的误差为m1,允许施工产生的误差为m2,按“等影响原则”,则有m1=( )。
A、M/2
B、M/√2
C、M/3
D、M/√3
4、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并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属于工程建设( )阶段的测量工作。
A、规划设计
B、施工
C、运营管理
D、变形监测
5、对于二维测角网(平面网),若网中只有两个点的坐标已知,则属于( )
A、最小约束网
B、约束网
C、自由网
D、秩亏网
第二章测试1、测绘资料要满足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需要,其主要质量标准是地形图的精度、比例尺的合理选择、测绘内容的取舍适度等。
2、在工业建设场地的总平面图上,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通常是用施工坐标系的坐标来表示。
3、工业企业设计中,选择地形图比例尺时应顾及总图运输设计图比例尺、场地现状条件和面积大小等因素。
4、一般的工业企业的设计,多数是使用比例尺为1:100的地形图,这种图是设计用的“通用地形图”。
5、数字地面模型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的总称。
第三章测试1、铁路勘测设计一般要经过方案研究(室内研究、现场踏勘、提出方案报告)、初测、初步设计、定测、施工设计等过程。
2、线路初测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初测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沿线小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方面的资料。
3、根据线路工程的作业内容,线路测量具有全线性、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4、根据工作目的及精度的不同,线路初测阶段的水准测量分为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
5、线路纵断面图表示了沿中线方向的地势起伏形状,设计中用于研究线路空间线型的起伏布置。
第四章测试1、工程控制测量在利用国家高精度控制点时,应选择适当的投影带和投影面,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
2、为满足测量成果的一测多用,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工程测量应采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
A、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B、独立
C、国家统一3度带高斯正形投影
D、抵偿投影面的3度带高斯正形投影
3、控制网优化设计的质量标准有精度、可靠性、灵敏度、经济性(建网费用)。
4、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为四类,其中( )为控制网网形的设计,在控制网成果的精度要求及观测手段可能达到的精度已定的情况下,优化设计控制网图形,即确定点位的最佳布设和采用最佳的观测方案。
A、零类设计
B、一类设计
C、二类设计
D、三类设计
5、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是指控制网探测观测值粗差和抵抗残存粗差对平差成果影响的能力,它分为内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
第五章测试1、有关GPS RTK放样,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GPS RTK的原始观测值是WGS-84大地坐标系下的成果
B、GPS RTK可以同时进行点的平面坐标放样和高程放样
C、利用GPS RTK进行直线放样和曲线放样的技术尚不成熟
D、GPS RTK放样技术在高速铁路轨道板精调与检测工作中应用广泛
2、一个刚体在三维空间中有几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3、采用“三高程点法”放样刚体时,是首先放样三个高程点,再将刚体吊装在三个高程点上,可确定刚体的哪些自由度?( )
A、αZ
B、Z
C、αX
D、X
E、αY
4、一个刚体在三维空间中有6个自由度,要确定刚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也就是要固定这些自由度。
5、下列方法中,可用于高层建筑物铅垂线放样的有( )。
A、水准仪法
B、激光铅垂仪法
C、光学铅垂仪法
D、全站仪弯管目镜法
E、引张线法
第六章测试1、为使铁路直线与圆曲线顺畅连接,应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入缓和曲线,设圆曲线外轨抬高h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外轨抬高为h0
B、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0
C、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外轨抬高为0
D、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h0
2、下列测设曲线的方法中,测量误差不积累的是( )。
A、短弦偏角法
B、切线支距法
C、坐标法
D、极坐标法
E、GNSS RTK法
3、线路中线桩在定测时已在地面标定,但由于施工与定测间相隔时间较长,往往桩点已丢失、损坏或移位,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中线的恢复工作和对定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和完整性检查,这项工作称为线路复测。
4、修筑路堤之前,需要在地面上把路基工程界线标定出来,这项工作称为路基边坡放样。
5、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沿线路布设平面、高程控制网,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称之为( )。
A、框架控制网CP0
B、基础平面控制网CPI
C、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
D、轨道控制网CPIII
第七章测试1、针对工程项目,制定变形监测方案应着重考虑的内容包括( )。
A、监测内容
B、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C、监测精度
D、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
E、监测周期(或频率)
2、一般来说,如果变形监测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的数值,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监测的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 )。
A、1/3~1/5
B、1/5~1/10
C、1/10~1/20
D、1/20~1/30
3、变形观测数据分析包括几何分析和物理解释两类。前者是分析变形体在空间中和时域中的变形特性,而后者是分析变形与变形原因之间的关系,用于预报变形,理解变形的机理。
4、制定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
A、变形的大小
B、变形速率
C、仪器的精度
D、方法的精度
E、监测的目的
5、倾斜测量有相对于水平面和相对于垂直面两类。
第八章测试1、建筑物沉降观测中,基准点数至少应有( )个。
A、4
B、3
C、2
D、1
2、为了测定地面和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需要在远离移动变形区的稳固地点设置水准基点,在移动变形区范围内(或变形体上)设置观测点。
3、相比于高程控制测量中的一般水准测量,垂直位移监测的特点是( )。
A、观测工作局限在某个固定的范围内
B、有时一次安置仪器可以观测多个前视点
C、观测精度要求高,视距短
D、观测路线相对固定
E、观测工作重复进行
4、液体静力水准测量中对于确定液面位置精度有影响的误差主要来自仪器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后者是其主要误差来源。
5、为了测定建筑物或场地的水平位移,需在变形特征处设置一些点,称为水平位移观测点。 为了测取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量,需要有稳定的点作参考,这样的参考点称为基准点。
第九章测试1、空间构件形位检测研究方向分小尺寸方向和大尺寸方向,其中大尺寸方向指的是( )范围内的空间位置、尺寸、形状、运动轨迹等的测量。
A、1m-10m
B、10m-20m
C、数米至数百米
D、数百米至数千米
2、室内GPS测量技术,从原理上讲,属于( )。
A、三角法测量系统
B、球坐标法测量系统
C、空间支导线法测量系统
D、正交系测量系统
3、从技术原理上讲,数字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属于( )。
A、三角法测量系统
B、球坐标法测量系统
C、空间支导线法测量系统
D、正交系测量系统
4、经纬仪测量系统是通过( )测量原理,测算目标点的三维坐标。
A、空间后方交会
B、空间前方交会
C、空间侧方交会
D、空间距离交会
5、下列非正交系测量系统中,( )属于三角法测量系统。
A、全站仪测量系统
B、经纬仪测量系统
C、激光扫描测量系统
D、激光跟踪测量系统